热线电话:18683023267 投稿邮箱:523737707@qq.com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一场水陆空救援的实战预演

时间:2022-05-13阅读:编辑: 回忆来源: 成都日报

一场水陆空救援的实战预演(图1)

▲丹景山镇举行综合应急演练 图博成都摄影师 罗国杨 康露 摄

一场水陆空救援的实战预演(图2)

▲冲锋舟队列行进摸排搜救

“1号船只报告,前方发现疑似被困及落水群众。”

“1号无人机报告,前方水域12点方向发现落水群众2名。”

入汛以来,成都区域连续多日降雨。

5月12日7时许,一条信息打破了往日清晨的宁静。

成都市水务局河道监管事务中心调度平台收到来自市东部新区水务监管中心的紧急求援:“受暴雨影响,三岔水库水位上升,直逼汛限水位,出现人员被困等险情,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请市河道监管中心支援!”

市河道监管中心立即召集各防汛中队并启动紧急会商。在中心会议室防汛指挥智慧系统巨大的屏幕上,成都多个区域已出现极值暴雨,三岔水库更是直逼汛限水位!不到一个小时,市河道监管中心已完成人员分工、队伍集结、物资装备等工作,立即出发前往三岔水库支援……

别慌,这只是模拟场景。

昨日是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成都市水务局河道监管事务中心和省都发中心东风渠管理处、天府新区统筹局、三岔分中心、龙泉山灌区派出所、三岔街道办、东部新区消防救援大队、四川翔云通讯有限责任公司等多部门联动,开展了一次实战演练,积极探索流域防洪一体化新机制新方法,力争防汛抗洪的最大主动权。

精准预警 信息互通数字化

精准、超前的预报是防汛抢险重要的决策基础。此次流域防汛一体化演练通过“数字赋能”与“部门联动”的方式,为防汛预报上“双保险”。

在接到之前东部新区水务监管中心的请求支援之前,市河道监管中心防汛值守人员已经通过成都市防汛指挥智慧系统发现成都个别区域出现了极值暴雨,部分河流水位出现上涨,三岔水库水位上升,直逼汛限水位。该值班人员立即将情况向成都市河道监管事务中心防汛抢险领导小组作了报告。

成都市防汛指挥系统是基于成都市水系GIS底图,构建的成都防汛一张图。该防汛指挥系统覆盖整个成都市及邻近市县,融合水文预报、气象网格预报模型,针对防汛、内涝、山洪三大主题,以位置信息进行智能匹配和提醒显示,实现水务关键业务数据的综合展现和成都市全域雨情、水情和现场的实时动态监测,支撑防汛的精准预测。打开成都市防汛指挥智慧系统,全市每一条河流水位的实时情况以及全市各区域降雨情况都清晰可见,直观地展现了当前全市各区域的雨情、水情。

市河道监管中心不仅在防汛减灾、城市居民供水保障等方面与东风渠管理处、天府新区统筹局等上下游单位建立了一体化信息共享机制,与干支流、左右岸相应的街道办、社区等40余家单位也建立了流域合作共建、共享、共治工作机制,为汛期精准预报上了一道“双保险”。

在成都市防汛指挥智慧系统内,有城市内涝智能预警子系统、山洪预警智能预判子系统、河道水库动态监测预警子系统。通过数字赋能,使汛情预警及时到位,决策指挥更加靠前,为防汛抢险打出了一张制胜“王牌”。

实战预演

水陆空救援一体化

抢险车路面疾驰、冲锋舟火速作业、无人机影像跟随、直升机转运“伤员”……

随着演练推进,一场全方位、宽领域、一体化的“硬核”实战演练迅速进入高潮。

为提升应急实战演练的针对性,市河道监管事务中心联合各相关部门对演练流程、演练要求、场景模拟等进行了多次推敲、优化和完善,策划模拟了冲锋舟队列行进摸排搜救,无人机配合船只搜救落水、被困人员,水上物资打捞,故障游船除险等多个场景,确保演练取得实效。

“1号船只报告,前方发现疑似被困及落水群众。”

“1号无人机报告,前方水域12点方向发现落水群众2名。”

演练充分运用无线对讲、应急单兵、移动车载、GPS定位、无人机影像跟随等现代指挥技术手段,全方位掌控险情发展和救援进度,在智能应急综合指挥平台的统一调度下,实现智慧应急、数字监控、远程指挥、现场救援一体化综合应急救援,人、车、船、直升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大大提高了防汛救援能力。

此次演练坚持以“防”为主,“预”字当先,“实”字托底,集结了成都市水务局河道监管事务中心等8支专业队伍,强力整合流域“一盘棋”。各单位、部门间联动协作,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保障措施,加强了流域水灾防御信息互通共享、应急联动等的衔接,做到上下贯通、左右协作,夯实了流域联合防御体系。

昨日,彭州市丹景山镇也举行了地震地质灾害、山洪灾害、防汛综合应急演练,此次演练包括群众疏散、安全破拆、孤岛救援等6个环节。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白洋 市水务局供图


标签: